2019-08-07閱讀量:
1.1 吸入壓力調整。選擇合適的吸入壓力能夠有效降低壓縮機功耗。
一般情況下,吸入壓力越低,能耗將越大,特別是壓縮機一段的吸入壓力。
因此,可適當提高壓縮機的吸入壓力,在一段吸入中增加高效旋風入口分離器,進一步消除進氣管網的阻力,在保證充足處理氣量的同時獲得更高的吸入壓力。
1.2 壓縮機段間壓降降低。壓縮機段間壓降同樣也是壓縮機功耗的重要原因。
為了降低段間壓降,可用高效換熱器代替級間冷卻器,減少不必要的管路設備和彎頭,同時改善操作條件,降低冷卻器結垢程度。
2 壓縮機結構設計優化
2.1 三元流葉輪。三元流葉輪是專為氣體流動設計的葉輪結構形式,大型壓縮機一般采用這種結構形式。
現有葉輪也可以通過適當的改造使之具有三元流葉輪的特點,顯著改善葉輪的性能。
相關理論研究和試運行證明三元流葉輪的使用能夠提高葉輪運行效率最高10%左右,對原有壓縮機葉輪的改造成本較低。但是,能夠明顯提高設備生產能力,改善經濟效益,壓縮機的節能性能也將明顯提高。
2.2 葉輪拋光。葉輪的表面粗糙度和輪組損失之間有著直接關系,可通過精鑄、精車和打磨拋光的方式提高葉輪表面的光潔度。
葉輪拋光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噴砂、拋光輪、液體拋光、砂帶研拋等,一般根據葉輪實際結構形式和材質選擇合適的拋光方案。
對于表面積比較大的葉輪可進行砂帶振動研拋,而結構復雜、多凹穴、凸臺的葉輪可進行液體拋光。
2.3 壓縮機回流量控制。為了避免壓縮機在工作中出現喘振問題,壓縮機都設置有防喘振控制機構,正常工藝參數下,通過對機組運行參數的監測繪制狀態曲線,并根據喘振線計算喘振控制線,從而獲得喘振流量控制點,通過和入口流量的比對,控制壓縮機回流量,保證壓縮機能夠獲得充足的工作氣體。
可改造壓縮機回流手動控制為自動控制,應用更加精確的防喘振控制系統,降低機組能耗。
2.4 管路布局的綜合優化。為了進一步降低管路內壓降,需要對管路布局進行調整,提高線路布局的合理性,可使用壓損來評定管路布局方案是否合理。
如果入口壓力和出口壓力之間壓差不超過5%,表示壓縮機系統管路布局規劃比較科學。
在管路中,能夠造成壓損的設備結構件主要有干燥劑、冷卻器、控制閥、彎頭等。干燥劑、控制閥和冷卻器壓損可依據壓損標準計量,彎頭壓損近似于8~10倍等徑管長壓損,通過對壓損設備總壓損的精確計算,降低管路總壓損。
除了優化設計,壓縮機日常使用和維護保養工作對壓縮機節能效果也有著很大影響。
日常工作中,要采用科學的控制方式進行壓縮機調整,配合預防性維護策略,降低壓縮機的故障率,維持壓縮機的正常性能,從而將壓縮機的節能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2018 格蘭克林集團 版權所有 滬ICP備18000439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