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閱讀量:
據中國電力新聞網9月23日報道,浙江紹興濱海工業區首個集中供壓縮空氣項目正式落地,即將迎來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可為周邊56家印染企業提供近3000標準立方米每分鐘壓縮空氣。
近日,浙能紹興濱海熱電公司壓縮空氣集供銷售合同簽訂儀式順利舉行,首批15家大型印染企業與濱海熱電公司簽約。
這意味著亞太地區最大印染集散地——濱海工業區首個集中供壓縮空氣項目正式落地,即將迎來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年節約標煤近2萬噸,可為周邊56家印染企業提供近3000標準立方米每分鐘壓縮空氣。
濱海熱電公司集中供壓縮空氣項目于2019年1月核準,項目總投資為2.2億元,擬建設4臺0.9MPa汽輪機拖動離心式空氣壓縮機組,配套2臺0.9兆帕電動離心式空壓機作為備用,同步配套建設廠外壓縮空氣管道。
早在2017年底,濱海熱電公司便在對周邊印染企業的調研過程中發現,向印染企業集中供壓縮空氣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市場。在集團、電力板塊及公司各級領導鼎力支持下、在數個部門協調努力下、在周邊企業大力配合下,歷經數年時間,實地走訪調研市場反響、編撰可行性報告、地毯式摸底所有潛在客戶空壓機型號、調研區域壓縮空氣需求總量等等,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通過集中供應壓縮空氣,可有效替代區域內現有的分散小空壓機,提升用能水平,降低印染企業生產成本,降低濱海工業區印染產業集聚區域的能耗總量,改善區域投資環境。
據悉,此次合約的簽訂是濱海熱電公司發展循環經濟、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一步,更是濱電公司從傳統熱電聯產向綜合供能拓展的標志性事件,是企業打造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里程碑式目標。壓縮空氣集供項目的開展在為濱海印染集聚區的節能降耗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同時豐富了濱電公司供能模式,在熱電聯產的基礎上,以熱、電、氣聯產和熱、電、氣多能聯供的能源發展模式將為整個濱海工業區經濟發展提供經濟、優質、穩定的能源保障。
辣評:
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超級大單落戶的新聞,但其中透漏出的一些訊息值得我們關注:
1、“集中供氣”這種模式筆者至少十年前就聽說過,不算新鮮,但所知的成功案例鮮有。究其原因無外乎產投比和市場地位兩個問題。如此重資產的模式,純商業運作難度極大。
而新聞中的這個項目似乎在邏輯上是行得通的:一個需要大量供熱和壓縮空氣的紡織印染工業集中區,一個本省國資背景的為其供熱的熱電廠,無論是資金、市場地位還是業務路徑都完美契合。換句話說,也只有這樣的企業才具備開展集中供氣業務模式的條件。
對于空壓機企業或者空壓機節能服務公司來說,這是否預示著新的市場契機出現?
2、通常認為大型離心機組在效率上是要優于螺桿空壓機的。不過話分兩面說,如此大規模的集中定壓統一供氣未必節能。
原因首先是壓縮空氣長距離管道輸送的壓損就是繞不過的檻,其次各個企業需求的壓力真的能統一得了嗎?(猜測壓力0.9MPa,估計是調研企業所需最高壓力+管道壓損而確定的,這與目前最新的空壓機系統節能技術背道而馳)。
當然,該項目業主是熱電廠,在能源成本上有先天優勢,再或許是出于熱電廠熱能綜合利用的目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最后,不管怎樣,還是要恭喜拿下該項目的空壓機企業!
來源:空壓機頭條
螺桿空壓機采購如何選擇好廠家?通用設備的空壓機行業生產商、代理商面臨隨時被淘汰的危險。這種情況下空壓機企業在研發生產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在不斷提高產品品質。水潤滑空壓機廠家,上海格蘭克林(集團)有限公司在無油螺桿空壓機生產上越做越好,注重產品品質與售后的公司,讓用戶放心采購。
查看詳情2018 格蘭克林集團 版權所有 滬ICP備18000439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