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行業對使用的壓縮空氣有嚴格的等級要求,以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以下是食品加工行業對壓縮空氣的主要等級要求:
一、主要指標要求
-
含油量:
- 要求壓縮空氣幾乎不含油,通常應低于0.1mg/m³,甚至達到無油標準(如0.01mg/m³以下)。
- 這是因為油分可能會污染食品,影響食品的口感和安全性。
-
含水量:
- 含水量應低于一定標準,如低于7ppm(百萬分之一)或達到特定的壓力露點要求(如-40℃壓力露點)。
- 水分可能導致食品受潮、發霉或變質,因此必須嚴格控制。
-
粒子大小與濃度:
- 壓縮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應小于0.01μm,并且濃度應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 顆粒物可能攜帶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對食品造成污染。
-
細菌數:
- 細菌數應低于100 CFU/m³(菌落形成單位每立方米),甚至更低。
- 高細菌數可能直接污染食品,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
酸度(pH值):
- 通常要求壓縮空氣的pH值在6.5至8.5之間,以避免酸性或堿性物質對食品的污染。
-
氣味:
- 壓縮空氣應無異味或異味低于0.5級,以確保食品不受異味污染。
二、遵循的標準與法規
-
國際標準:
- ISO 8573-1:該標準規定了壓縮空氣的質量等級,包括固體顆粒、水分和油分的含量。食品加工行業通常要求達到ISO 8573-1 Class 0或更高的等級。
-
國內標準:
- 我國也有相關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如GB(國家標準)中關于食品接觸材料和設備的衛生要求,這些標準可能間接影響到壓縮空氣系統的設計和操作。
-
行業規范:
- 英國零售聯合會(BRC)和英國壓縮空氣協會(BCAS)發布的食品級壓縮空氣操作規范,也為食品飲料行業使用的壓縮空氣提供了最低的純度和質量標準。
三、其他注意事項
-
材料選擇:
- 壓縮空氣系統的材料應選擇食品級材料,避免使用可能釋放有害物質的材料。
-
管道設計:
- 管道設計應避免死角和積水點,以減少微生物滋生的風險。
-
過濾與凈化:
- 應使用高效過濾器去除壓縮空氣中的固體顆粒和油霧,必要時可使用活性炭過濾器去除油蒸氣和異味。
-
定期檢測與維護:
- 應對壓縮空氣進行定期的質量檢測,確保其持續符合既定的質量標準。
- 同時,應對空氣壓縮機和干燥機等設備進行定期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食品加工行業對使用的壓縮空氣有嚴格的等級要求,包括含油量、含水量、粒子大小與濃度、細菌數、酸度和氣味等指標。為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食品加工企業應遵循相關的標準和法規,選擇合適的壓縮空氣系統和設備,并進行定期的檢測與維護。